Loading... > nginx 实现 HTTP 负载均衡。 ## 什么是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负载均衡实际上就是将大量请求进行分布式处理的策略。 **Nginx 是什么?** Nginx 作为一个基于 C 实现的高性能 Web 服务器,可以通过系列算法解决上述的负载均衡问题。并且由于它具有高并发、高可靠性、高扩展性、开源等特点,成为开发人员常用的反向代理工具。 **Nginx 负载均衡分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正向代理** 正向代理(Forward Proxy)就客户端非常明确要访问的服务器地址,它代理客户端,替客户端发出请求。  **反向代理** 来自不同客户端的所有请求实际上都发到了代理服务器处,再由代理服务器按照一定的规则将请求分发给各个服务器。这就是反向代理(Reverse Proxy),反向代理隐藏了服务器的信息,它代理的是服务器端,代其接收请求。换句话说,反向代理的过程中,客户端并不知道具体是哪台服务器处理了自己的请求。如此一来,既提高了访问速度,又为安全性提供了保证。  在这之中,反向代理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均衡分工,控制流量,避免出现局部节点负载过大的问题。通俗的讲,就是如何为每台服务器合理的分配请求,使其整体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 负载均衡常用算法 **1. 轮询 (round-robin)** 轮询为负载均衡中较为基础也较为简单的算法,它不需要配置额外参数。假设配置文件中共有 \$M\$ 台服务器,该算法遍历服务器节点列表,并按节点次序每轮选择一台服务器处理请求。当所有节点均被调用过一次后,该算法将从第一个节点开始重新一轮遍历。 **特点**:由于该算法中每个请求按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处理,因此适用于服务器性能相近的集群情况,其中每个服务器承载相同的负载。但对于服务器性能不同的集群而言,该算法容易引发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2、加权轮询** 为了避免普通轮询带来的弊端,加权轮询应运而生。在加权轮询中,每个服务器会有各自的 `weight`。一般情况下,`weight` 的值越大意味着该服务器的性能越好,可以承载更多的请求。该算法中,客户端的请求按权值比例分配,当一个请求到达时,优先为其分配权值最大的服务器。 **特点**:加权轮询可以应用于服务器性能不等的集群中,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化。 Nginx 加权轮询源码可见:[ngx\_http\_upstream\_round\_robin.c](https://github.com/nginx/nginx/blob/master/src/http/ngx_http_upstream_round_robin.c),源码分析可参考:[关于轮询策略原理的自我理解](https://blog.csdn.net/BlacksunAcheron/article/details/84439302)。其核心思想是,遍历各服务器节点,并计算节点权值,计算规则为 `current_weight` 与其对应的 `effective_weight` 之和,每轮遍历中选出权值最大的节点作为最优服务器节点。其中 `effective_weight` 会在算法的执行过程中随资源情况和响应情况而改变。较为核心的部分如下: ``` for (peer = rrp->peers->peer, i = 0; peer; /* peer 为当前遍历的服务器结点*/ peer = peer->next, i++) { ... /* 每轮遍历会更新 peer 当前的权值*/ peer->current_weight += peer->effective_weight; ... /* best 为当前服务器中的最优节点,即本轮中选中的服务器节点*/ if (best == NULL || peer->current_weight > best->current_weight) { best = peer; p = i; } ... }Copy ``` **3. IP 哈希(IP hash)** `ip_hash` 依据发出请求的客户端 IP 的 hash 值来分配服务器,该算法可以保证同 IP 发出的请求映射到同一服务器,或者具有相同 hash 值的不同 IP 映射到同一服务器。 **特点**: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集群部署环境下 Session 不共享的问题。 > Session 不共享问题是说,假设用户已经登录过,此时发出的请求被分配到了 A 服务器,但 A 服务器突然宕机,用户的请求则会被转发到 B 服务器。但由于 Session 不共享,B 无法直接读取用户的登录信息来继续执行其他操作。 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 `ip_hash`,将一部分 IP 下的请求转发到运行新版本服务的服务器,另一部分转发到旧版本服务器上,实现灰度发布。再者,如遇到文件过大导致请求超时的情况,也可以利用 `ip_hash` 进行文件的分片上传,它可以保证同客户端发出的文件切片转发到同一服务器,利于其接收切片以及后续的文件合并操作。 **4、其他算法** URL hash`url_hash` 是根据请求的 URL 的 hash 值来分配服务器。该算法的特点是,相同 URL 的请求会分配给固定的服务器,当存在缓存的时候,效率一般较高。然而 Nginx 默认不支持这种负载均衡算法,需要依赖第三方库。 最小连接数(Least Connections)假设共有 \$M\$ 台服务器,当有新的请求出现时,遍历服务器节点列表并选取其中连接数最小的一台服务器来响应当前请求。连接数可以理解为当前处理的请求数。 --- ## 应用场景 说了这么多理论,究竟基于 Nginx 的负载均衡要怎么用呢?接下来,将以加权轮询算法为例,带大家尝试通过自己的一台笔记本 + Nginx + Node 测试一下负载均衡。由于没有多台服务器,于是通过自己笔记本的多个不同端口来模拟不同的服务器。 **Step 1**:确保自己的电脑中,Nginx 已安装并能够成功启动(以 Mac 为例) 如果你也遇到了像我一样由于端口占用导致 Nginx 启动失败的问题,可以尝试下述步骤修改配置文件中的端口号 相关文件路径 * /usr/local/etc/nginx/nginx.conf (配置文件路径) * /usr/local/var/www (服务器默认路径) * /usr/local/Cellar/nginx/1.8.0 (安装路径) 修改 nginx.conf 文件中的端口 ``` server { # listen 8080; listen 8086; server_name localhost; }Copy ``` Nginx 配置文件 nginx.conf 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server:主机服务相关设置,主要用于指定虚拟主机域名、IP 和端口 * location:URL 匹配特定位置后的设置,反向代理设置 * upstream:负载均衡相关配置 暂停 Nginx 并重启 ``` // 暂停 Nginx 服务 sudo nginx -s stop // 启动 Nginx 服务 nginxCopy ``` 打开 [http://localhost:8086/](http://localhost:8086/) 测试是否成功,如果显示下图,则证明启动成功~! **Step 2**:基于 Node + Express 框架来搭建简单的服务器 Express 是一个简洁而灵活的轻量级 node.js Web 应用框架(详情可了解 [Express](http://www.expressjs.com.cn/)),如果第一次使用,请先安装。 安装 Express1 ``` npm i expressCopy ``` 新建 index.js 文件,并写入代码 ```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 定义要监听的端口号 const listenedPort = '8087'; app.get('/', (req, res) => res.send(`Hello World! I am port ${listenedPort}~`)); // 监听端口 app.listen(listenedPort, () => console.log(`success: ${listenedPort}`));Copy ``` 启动服务器 ``` node index.jsCopy ``` 此处可以多起几个服务,分别让 Node 监听 8087,8088,8089 端口,每个服务中通过 `send` 不同的文案用以区分不同的 Server。 **Step 3**:在 nginx.conf 文件中配置好需要轮询的服务器和代理 轮询的服务器,写在 http 中的 upstream 对象里: ``` upstream testServer { server localhost:8087 weight=10; server localhost:8088 weight=2; server localhost:8089; }Copy ``` 代理地址,写在 http 中的 server 对象里: ``` location / { root 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proxy_pass http://testServer; // testServer 为自己定义的服务器集群 }Copy ``` **Step 4**:查看结果 重启 Nginx 服务 再次打开  通过多次刷新可以发现,由于设置了不同的 `weight`,端口号为 8087 的服务器出现的次数最多,同时证实了权值越高,服务器处理请求几率越大的规则。 侵删转自:[政采云前端团队](https://www.zoo.team/article/nginx) --- ## **负载均衡配置示例** [www.zyan.cc](http://www.zyan.cc/) 和 blog.zyan.cc 域名均指向 Nginx 所在的服务器IP。 用户访问[http://www.zyan.cc](http://www.zyan.cc/),将其负载均衡到192.168.1.2:80、192.168.1.3:80、192.168.1.4:80、192.168.1.5:80四台服务器。 用户访问[http://blog.zyan.cc](http://blog.zyan.cc/),将其负载均衡到192.168.1.7服务器的8080、8081、8082端口。 ### 示例配置文件 **以下为配置文件nginx.conf:** ``` user www www; worker_processes 10; #error_log logs/error.log; #error_log logs/error.log notice; #error_log logs/error.log info; #pid logs/nginx.pid; #最大文件描述符 worker_rlimit_nofile 51200; events { use epoll; worker_connections 51200; } http { include conf/mime.types;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keepalive_timeout 120; tcp_nodelay on; upstream www.zyan.cc { server 192.168.1.2:80; server 192.168.1.3:80; server 192.168.1.4:80; server 192.168.1.5:80; } upstream blog.zyan.cc { server 192.168.1.7:8080; server 192.168.1.7:8081; server 192.168.1.7:8082;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www.zyan.cc;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www.zyan.cc;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log_format www_s135_com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access_log /data1/logs/www.log www_s135_com;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blog.zyan.cc;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blog.zyan.cc;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log_format blog_s135_com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access_log /data1/logs/blog.log blog_s135_com; } }Copy ``` 侵删转自:[张宴博客](http://zyan.cc/post/306/) --- ## Nginx负载优势对比 在高并发连接的情况下,Nginx是Apache服务器不错的替代品。Nginx同时也可以作为7层负载均衡服务器来使用。根据我的测试结果,**Nginx 0.5.31 + PHP 5.2.4 (FastCGI) 可以承受3万以上的并发连接数,相当于同等环境下Apache的10倍**。 以下是 Nginx 0.5.31 + PHP 5.2.4 (FastCGI) 服务器在3万并发连接下的TCP状况: ```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Copy ``` 各种状态TCP连接数如下《[查看Apache并发请求数及其TCP连接状态](http://zyan.cc/read.php/269.htm)》: ### 负载并发对比 根据我的经验,4GB内存的服务器+Apache(prefork模式)一般只能处理3000个并发连接,因为它们将占用3GB以上的内存,还得为系统预留1GB的内存。我曾经就有两台Apache服务器,因为在配置文件中设置的MaxClients为4000,当Apache并发连接数达到3800时,导致服务器内存和Swap空间用满而崩溃。 而这台 Nginx 0.5.31 + PHP 5.2.4 (FastCGI) 服务器在3万并发连接下,开启的10个Nginx进程消耗100M内存(20MB\*10=100M),开启的250个php-cgi进程消耗1G内存(4MB\*250≈1GB),加上系统自身消耗的内存,总共才消耗2GB内存。如果服务器内存较小,完全可以只开启25个php-cgi进程,这样php-cgi消耗的总内存数才100M。在开启25个php-cgi进程的情况下,每分钟的处理能力只比开启250个php-cgi进程时低了不到一半。 以下为 Nginx 0.5.31 + PHP 5.2.4 (FastCGI) 服务器在3万并发连接下,开启的10个Nginx进程和250个php-cgi进程时的系统负载情况: 侵删转自:[张宴博客](http://zyan.cc/post/297/) 最后修改:2024 年 10 月 07 日 © 允许规范转载 赞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